7、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
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8、科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P7答: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9、“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7
答:“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10、《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
答:(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
(2)、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定外,还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3)、具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既可以给人以每一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易让人看清楚,并理解。(4)、行为动词的界定。(5)、案例的示范作用。
1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P10答:(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1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P10
答: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然后,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P12
答: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18、为什么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P6
答: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即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这一点在过程性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
19、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
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20、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
(1)贯穿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2)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3)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2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22、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答:(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3、什么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P6
答:评价内容强调全面化,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
24、面对社会发展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P3答:(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25、什么是课程目标?P8
答: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
26、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