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课程标准中对静电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要求。
(√)9、和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内容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降低了
(√)10、低估儿童的科学学习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11、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而国家的课程方案应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
(×)12、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13、教学大纲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14、教学大纲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其它环节。
(×)15、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的。
(√)16、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7、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科学素养。
(×)18、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
(√)19、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20、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1、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2、科学课程的内容只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2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25、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
(√)26、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27、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28、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
(√)29、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30、科学探究的重点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31、我们应在重视学生成绩评价的同时,同样重视学习机会的评价。
(×)32、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记住大量的知识。
(√)33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大量知识,而是形成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
(√)34、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3、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
4、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
5、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C)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
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行
6、“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D)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
7、“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
8、“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
9、“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
10、“思考与结论”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C)A、能倾听不同观点
B、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C、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D、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11、“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C)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