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行业资料
农产品网店的成功案例分析3篇
大小:23.57KB 2页 发布时间: 2022-08-03 13:32:09 4.63k 3.27k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农产品网店的成功案例分析3篇,欢迎阅读!

农产品网店的成功案例分析1

农产品电子商务成功案例——遂昌模式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在2013年初,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2013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B2B平台上商户约为1.6万个。2013年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12.15%。1688平台同比增长了301.78%。生鲜相关类目保持了最快的增长率,同比增长194.58%,2013年农产品的包裹数量达到1.26亿件,增长106.16%。

农业电商已呈燎原之势,更上一个台阶。新农人群体崛起,合作社踊跃淘宝开店,农产品电商网站风起云涌,多类农产品在网络热销。与此同时,涉农电商服务商蓬勃发展。

农产品网络销售有了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在浙江涌现出了“服务驱动型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遂昌模式”,而它的核心正是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就遂昌模式来看,涉农的现象应该越来越严重,遂昌模式主要是体现了两大块:

一是以“协会+公司”的“地方性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以“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定位探索解决农村(农户、合作社、农企)对接市场的问题。

二是推出“赶街——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定点定人的方式,实现在农村实现电子商务代购、生活、农产品售卖,基层品质监督执行等功能,让信息化农村更深入的对接与运用。

就遂昌模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1、做农产品电商并不是农民开网店,专业的人需要做专业的事情,一村一店不实现,那都是不了解农村的人提出的,如今,一村一店一品的模式是可以实现的。2、物流难题并不是需要自建物流,生鲜电商的运输目前是靠泡沫箱的,这也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如何进行瓦解,需要做电商的人与社区合作,把后端交给他们。

如今,农村市场的开发已不再话下,现在有很多的企业也开始纷纷涉农,把矛头都指向了我们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潜力由此可以体现出来。要想电商做的好,就要像一些好的电商模式去发展,去学习,让当下的电商之路能够越走越远。现阶段,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玩法”,这种模式可以让广大人们把心里那种食品安全问题的疑虑消除掉。这种模式就是——可视农业!

农产品营销出现新拐点——可视农业是个新事物!

可视农业,听起来是个新名词。有人说,可视农业不就是农业物联网加上互联网吗?

其实关于可视农业的报道很多,如坐在家里可以看到千里之外自己养的猪,城里人也可以种西瓜,坐在家里也可以遥控自己家订购认养的草莓地等等,听起来很神奇有趣。

近年来,可视农业平台通过改造升级传统农业,贯彻电子商务下乡,升级商店对接餐饮,派发订单生产等形式活跃农村市场,不断向可视农业生产商派发订单订金,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市场通路、资金短缺和食品安全三大疑难问题,以低价格好产品,输送到各个市场终端。

事实上,可视农业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

互联网+可视农业盘活了农产品营销

所谓“可视农业”,就是看得到的农业,是一种看得见农作物(或可食动物)生长过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它依靠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雷达技术和现代视频技术来实现,让远近的消费者都能够放心地去购买、去消费。

另外,“可视农业”拥有众多的投资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观察并下达订单,他们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偏僻农村或山林订养一群生态猪,一群生态牛,一群生态鸡,或者是订种一片生态的蔬菜、稻田或果树等,收获后,或拿它们去享用,或扩大销售去赚取合法利润。“既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又能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能得到产前订单,让农产品升级卖到好价钱。”与会专家认为。

如何让城里人吃到好食品,让农副产品卖到好价钱?3月1日,“互联网+可视农业CO-CI精准实施推进会”在长沙举行,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互联网行动,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农副产品无销路、好产品卖不到好价钱等问题。

率先提出“互联网+可视农业”概念的国视农网负责人介绍,“可视农业”主要是指依靠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雷达技术及现代视频技术将农作物或牲畜生长过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呈现在公众面前,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优质产品的一种模式。

据了解,“可视农业”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可靠的期货订单效应,众多的“可视农业”消费者或投资者,通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观察并下达订单,他们在任何地方通过可视平台都能观察到自己订的蔬菜、水果和猪牛羊等畜产的生产、管理全过程。

可视农业的价值所在 物流问题需解决

实际上,不管我们是买农产品还是卖农产品,最衷初心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在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就出现了好多例子,这让人们买的不放心,吃的更加的不安心。

其实,我们知道,只有从农场直接到餐桌,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可视农业就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过程可视化,是一种有效的监督,也确保了食品的安全问题。

其具体操作方法:在生态环境优良的基地及田边地头装上摄像设备,让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全面呈现在网络上,让消费者都能够放心地购买。

互联网+可视农业就是可以运用可视监控技术,从田地到餐桌全产业链无缝监控,从基地种养到物流配送运输,再到消费者的实时跟踪监控,让消费者真正实现健康安全可以追溯。

随着农业电商的发展,网上订购、可视农业,将是农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这也将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但是,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农业电商很热闹,但真正盈利的少,主要是物流费用高,可视农业虽然很有前景,但如何解决其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将影响其发展前景。

农产品网店的成功案例分析2

中粮我买网制胜的三把利剑

2009年,中粮我买网上线。当时国内电商平台已经不少,且淘宝、京东等一众平台型电商以全包式的零售模式已经在电商行业中获取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想从这些大平台嘴里抢肉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中粮我买网还是一个以米、面、油等物流和仓储压力较大的食品为主要零售商品的电商,既没有先发优势,也难靠商品的特殊性或价格战赢得竞争。

事实上,2009年至今,国内电商几乎都在面临爆发性用户增长与平台激烈竞争的压力。随着竞争条件越来越具体,电商行业越来越成熟,中粮我买网的一些优势也开始逐渐体现了出来。这些优势不仅使中粮我买网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还让中粮我买网成为了食品电商的领头羊。

第一,中粮集团的实业基因为中粮我买网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中粮我买网是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电商平台,作为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中粮集团在食品行业,尤其是大宗农产品方面可以算是龙头企业。中粮我买网继承了中粮集团优秀的食品制造和销售基因,在创立之初就比其他食品类电商少了许多食品安全、质量把控、货源及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普通电商,特别是平台类的电商对卖家的要求和门槛很低,在带来交易自由的同时,也让平台内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变得难以把控。即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把控,所花费的精力和人手成本也会很大。特别是食品类的商品,大宗农产品、生鲜食品等标准化都比较低,对于安全的要求细致到了售卖、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甚至是产品生产地的情况。

中粮我买网可以依托中粮集团的采买能力将货源地扩展至全球,同时可以对每一款产品追本溯源,从原产地情况、原材料加工、包装运输到最后出场都进行高标准地跟踪和评估,而一般的电商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把控很难达到这个程度。

中粮我买网依靠中粮集团的生产把关、采买经验和资金支持,不仅省下了许多基础环节的投入,同时也能保证平台上食品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在食品安全方面,中粮我买网更是凭此一开始就做到了行业顶尖。

第二,在平台技术方面,中粮我买网拥有不逊于任何平台的用户体验。在赵平原看来,食品零售是他的老本行,但食品零售电商化以后,无论是赵平原还是中粮集团,在电商的平台技术方面完全是门外汉。偏偏消费者已经被极优的电商体验宠坏了,支付流程不通畅、网站反应速率慢、无法实现移动端,甚至展示页面不美观都会导致用户流失。赵平原只好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熟悉电商的平台技术。

2011年10月,中粮我买网搬新仓库,同时对仓库系统进行升级。两件事情同时进行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当时一部分用户的订单无法正常发货。后来赵平原回忆:“那时候不应该在搬仓的同时进行升级系统。”因为系统升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操作不适,如果发生紧急事件或发现系统漏洞,在着急搬仓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进行及时补救和反应。技术上的一个疏失,反应到消费者层面就是钱财和体验的大问题。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1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