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拟⼈
是把⼈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
对某⼀个事物进⾏扩⼤或者缩⼩的描述,但不是豪⽆边际没有原则⽆限的,不同于说⼤话,⽽是艺术的扩⼤或缩⼩。
4.排⽐
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致的词组或句⼦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
⽤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说⽩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的说就是⾃问⾃答。
6.双关
在特定的语⾔环境中,故意让⼀个词语或⼀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
引⽤别⼈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
故意说反话,⽤⼀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某个词语、句⼦。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或事,⽽是借⽤和这个事或⼈相关的⼈或事。
⼩学语⽂基础知识点
01、拼⾳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不放过,⽆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节:⾳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或事物等专⽤名词的拼⾳,第⼀个字母⼤写,如“北京Beijing”
4、隔⾳符号:当a、o、e开头的⾳节连接在其他⾳节后⾯,读⾳易发⽣混淆时,应在第⼀个⾳节后⾯加上隔⾳符号,⽤“’”表⽰,帮助分清两个⾳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02、汉字
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后封⼝(国),先中间后两边(⽔)。”
2、偏旁部⾸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声的⽼师——字典(3种查字⽅法)
(1)“⾳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定字母、翻索引;查⾳节、找汉字。
(2)“部⾸查字法”的步骤:定部⾸、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查字法的规则:
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