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以致用应用于养成习惯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D 7.D
三.简答题、
(一).这需要科学课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一般来讲,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1.选择儿童乐意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食用的水果蔬菜哪些是果实?果实有什么特征?2.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续)写童诗,猜谜语,组织答题竞赛,饲养小动物,种植一些花草甚至油菜之类典型的农作物等等。3.使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尽可能用形象直观的比喻来说明复杂深奥的道理。比方说,给3~4年级的小学生讲解“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的原理,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等传播声音的功能,借助喇叭(或用手遮耳后形成的屏障)、鼓、铜铃、收音机等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喻,很容易被儿童理解。4.营造儿童喜欢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的亲切感、未知现象的神秘感、发现奥秘的喜悦感、得到肯定(验证)的成功感、同伴合作的支持感等等,都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5.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二).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科学活动范围极广,包括科学探究活动,但不局限于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还有科学考察活动、科学测量活动和科学创新活动等等。科学探究活动通常要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要提倡亲历活动,更要提倡科学探究活动,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没有矛盾冲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三)
1.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和()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2.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3.()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
5.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6.科学探究包括()、()、()、()、()、()、()、()等8个要素。
7.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策略是开展()与()。
8、在实事求是方面,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分别是1——2年级、()、3——4年级
()、5——6年级()。
9.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0.运用科学、技术和,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49.技术与工程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
①。
②。
③。
11.教科书是的载体,它系统地呈现了的内容。教科书的编写应以为指向,从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到呈现方式上,要力求体现以为本,而不是单纯呈现课程内容。
12.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和。
13.根据教师指导程度的不同,探究活动可分为、和。
14.小学科学倡导学习方式。
15.STEM是科学、、与的简称,是一种以、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16.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时,教师应注意
①。
②。
答案
1.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适合的、公平的。
3.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