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森林防火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5篇
大小:34.27KB 8页 发布时间: 2023-03-17 14:43:05 13.2k 12.44k

有的前脚刚把火灭了,后脚又偷偷点火,有的白天不烧晚上烧,有的看到旁边有人点火冒烟,自己也“浑水摸鱼”、趁机点火。

三是“大火不犯、小火不断”现象。

认为只要不靠近林区,“零星小火燎不了原”;有的村干部对没有造成影响的小火采取“不追究、不处理、不上报、不外扬”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地区小火不断、屡禁不止。

10月8日衡阳日报报道,我市近期发生的13起山火,除1起因上坟祭拜引发,其他均因烧秸秆、沤火土灰、烧田埂等行为引起火势蔓延。

贰农村地区山林火情多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村级干部“在岗”有余、“走心”不足。

今年国庆节假期,因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工作任务重,乡村两级干部全员在岗在位。

但有个别村干部不在状态,有的思想认识不深、站位不高,发牢骚、讲怪话;有的工作浮于表面,满足于资料发了、承诺书签了、巡逻打卡了、照片留底了,有的甚至只盯着上级检查的工作,检查一走就放松警惕;有的以“经验丰富”自居,过于自信,麻痹大意,不把“小火”放眼里,“非大火不出兵”。

二是宣传发动“撒胡椒面”的多、“精耕细作”的少。

农村宣传工作存在“重点人员摸不清、政策道理讲不清、利害关系拎不清”等问题。

部分村干部对上级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开展宣传工作过于粗放,习惯“广撒胡椒面”,没有做到精准入户、推动入脑入心。

虽然各村的村村响、流动大喇叭、横幅、宣传单、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宣传如火如荼、颇具声势,但也并没有“包打万能”。

比如,某村防火宣传工作虽然已紧密开展了一个星期,但与一位来村部办事的老人交流得知,因其听力有障碍,对防火工作知之甚少。

三是装备设施“老把式”多、“硬通货”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调研发现,村一级防灭火装备配置不足的问题比较出,大多数仅仅只有喷雾器、橡胶条拖把、水桶、砍刀、铁锹等几样“老把式”,条件稍好的配有割草机,基本上没有配备高压水泵、吹风灭火机等装备。

如发生大的山火,使用这些“老把式”根本无法靠近火源,只能坐等上级支援,导致贻误最佳灭火时机。

四是处罚措施“人情世故”多、“较真碰硬”少。

农村地区宗亲观念强,村干部与村民基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在处罚上“抹不开面子”。

村干部发现个别村民私自焚烧秸秆、沤火土灰等行为造成火情后,因为碍于人情,往往说说了事,认为“火灭了就算了”,不会严厉批评,更不会报警处置,导致产生“破窗效应”,部分村民“看到别人家烧火没什么事,自己也就跟着烧”。

五是基层工作“单打独斗”多、发动“人民战争”少。

森林防灭火是全民责任,需要全民参与。

近年来,由于农村“空心村”“老龄化”等问题加剧,加之一些干部发动群众的能力弱化,发生火情后短时间内难以迅速组建一支精干的防灭火队伍。

有的村支两委对村级事务“事事包办”,一定程度上造成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积极性减退。

叁加强农村地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开展“下车敲门”行动。

村组干部要停下巡逻车、放下扩音器,主动靠近屋场、走近群众,逐门逐户逐人讲政策、讲道理、摸情况。

要建立“重点人”名单,对性格孤僻、身心残障、外地返乡祭拜等人群要摸清底数、盯紧看牢。

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既要讲清涉及国家层面的“大道理”,也要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清涉及个人利益的“小道理”。

二是标准化升级配置防灭火设施设备。

加大资金投入,对乡镇和村组的防灭火设施设备实施标准化配备,如添置割草机、吹风灭火机、便携式高压水泵等。

大力推进林区防火隔离带和应急道路建设,探索推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利用“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网和林区电网、铁塔视频摄像头,安装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全面提升技防水平。

三是提升防灭火工作督查实效。

要加大对偏远乡村的督查力度,避免“盲区”“盲点”。

改进督查方式,多问一问群众对防灭火政策规定的认识,听一听村民对禁止焚烧点火的意见,看一看火源控制紧不紧,试一试灭火装备灵不灵,考一考应急处置快不快,严肃查处消极应付、失职失责等行为。

四是引导解决农民焚烧秸秆问题。

对当前部分村民焚烧秸秆以平整田块、赶种秋冬油菜的行为,村干部要跟踪跟紧,“一对一”引导到位。

同时,鼓励种粮大户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升规模化水平,全面推行收割设备升级换代,实现稻谷收割和秸秆粉碎一步到位。

引进畜牧、食用菌、加工等企业,大力推广“秸秆五化”(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工业原料化),实现变废为宝。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