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范文800字9篇
大小:486.9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3-04 15:55:32 4.83k 3.16k
下载文档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然而,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总体目标,将工作重心集中在调整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以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为中心,这也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抵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工具,不愿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角度使教学目标更全面、更人文。它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将目标回归,不仅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还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积极意志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等。

正因为目标归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视角要发生变化。教育者要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帮助学生开发积极心理潜能。侧重于发展性和促进性,帮助学生发现优势,合理运用优势,提高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发展积极情感,投入社会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的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一般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微观层次,但却是夯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现在所从事学习或工作的投入程度,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满足和愉快等积极情绪。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希望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对未来和理想充满希望。

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主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格的塑造是积极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可以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自尊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评估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通过测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访谈干预追踪,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然而,这种评估角度以问题为导向,主要关注心理问题和障碍,仅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忽略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现与培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树立积极的心理评估理念,加入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加入正面指标,了解学生的积极心理反应,如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观幸福感等,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课程建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内容。以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机能为根本,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潜能,帮助学生构建和谐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国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公开课《幸福课》。课程构成上,包括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利用积极环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和热点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析,避免过度关注消极问题和案例。

(三)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如探讨时下热点和大学生关注问题的心理沙龙、展示青春风采的心理微电影大赛、5·25心理文化节等。或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希望、创造力、生命力、专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定期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法。组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和新挑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正确应对压力和挫折等。此外,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知识竞赛、做好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使积极心理学渗透到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后,与家庭联动,共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引导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积极和正向的观念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和修复,咨询师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并不利于学生发掘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的积极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该理论秉承积极的人性观,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心理品质,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心理咨询应调动这些积极潜能,发展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干预和训练策略来增进个体的积极情感,识别并发挥个体的品格优势。首先应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真诚地对待来访者,充分共情,对学生无条件地展示积极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咨询应将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发挥学生正向和积极的潜能,如幸福感、自主性、乐观性、智慧、创造力等。在咨询过程中,可以运用直觉和想象,使用故事作为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范文800字4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创造,力主开展活动性的教育模式,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参照体系和思考框架,尤其是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积极吸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精华,重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整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氛围,构建重视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学习应该注重学习者的经验和知识,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创设各种学习环境;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包括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以学生为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包括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构建更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同时注重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

其次,要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要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

最后,要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要培养教师的双师型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框架。但在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时,还要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范文800字5

摘 要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列举班级案例,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点建议。

当代高校大学生处于一生之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生理上已趋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心理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理想与现实、愿望与行动、自尊与自卑、开放与闭锁等矛盾经常出现,情绪情感上的大起大落也在所难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行为特点有很深的时代烙印[1]。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人们想象当中超凡脱俗的象牙塔。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及自己的经历体会阐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他们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障碍。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他们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经常把自己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找不到自我。自我评价能力增强,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他们自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名誉,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一旦自尊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能力就明显下降。

(2)情绪障碍。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很多异常心理和行为,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比如会出现烦恼,焦虑、抑郁、暴躁、冷漠等情绪。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乃至造成消极后果。这种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从而感到十分苦恼。

当前文档预览结束,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反馈
下载文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18号-1 客服QQ:20188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