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9篇
大小:485.95KB 6页 发布时间: 2024-03-20 12:49:30 14.09k 12.85k
下载文档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9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1

摘要:调查和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构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方法,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绪。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学生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是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需要从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两方面入手。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这反映出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最高达42%,其中以神经症为主,患有神经症的大学生数量高于一般人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我们选择了沈阳工学院的2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男性130名、女性110名,年龄在20至23岁之间。调查结果显示,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有75名,偶尔进行体育锻炼的有70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有95名。

研究方法包括查阅相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资料,了解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实际收回240份;使用SCL-90自评量表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统计,得分≥2分和≥3分的人数进行统计;对所有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的统一测试,测试指标为九项;最后,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在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的状况分析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等方面影响不大。然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表现较好。通过SCL-90自评量表的统计分析,发现本次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160人在这一项得分≥2分,占总人数的66.67%,在这一项得分≥3分的占总人数的28.33%。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精神病症,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大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使他们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不喜欢参加集体竞争活动和项目,缺乏兴趣和反应迟钝。这些问题会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习不积极,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身体素质因素。自身因素主要是受到自身身心特点的影响,如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符、阅历浅薄等。社会因素主要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增大等。家庭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包括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等。学校因素主要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出现偏科现象。身体素质因素主要是自身身体状况的不良,如体形胖、运动能力低等。此外,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也是影响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

为了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身体素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帮助他们控制不良的心理反应,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高校还应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尊重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绪。同时,要培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通过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构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绪。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够做到最好,但这种期望往往是不切实际的。毕竟,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将任务分为“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以便更好地处理各种事务。

对于“必须做的事”,我们应该尽力做到最好。这些事情往往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可能是工作上的任务、学业上的要求、家庭中的责任等。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应该保持专注、投入,尽可能地追求卓越。通过努力,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果,取得更高的满足感。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存在。对于这些事情,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以良好的态度来面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努力或消极对待,而是要明白,有些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无法左右结果。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为自己的成长积累更多的智慧。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善。这可能是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健康习惯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断努力,逐步改变和提升自己。关注这些事情,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和素质,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总之,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明智地分配精力和时间,将任务分为“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对于“必须做的事”,我们应该尽力追求卓越;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要以良好的态度接受并从中学习;同时,我们还要关注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通过努力和行动来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平衡生活、工作和个人发展,追求更加全面和有意义的人生。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3

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阐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更加凸显。逃学、玩游戏、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限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很多高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也大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1]。因此探索如何在新时期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且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并且适合于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心理学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还形成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流派,掌握并创造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实际操作模式。在国内,很多高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都只是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政治思想表现,轻视健全人格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

1、适应性心理障碍。适应性心理障碍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由于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因此有些学生就会产生一些不适应,比如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崭新的面孔、生疏的群体、不同的风俗人情、甚至不同的方言都会让学生感觉不适应,感觉不知所措,常常会感到与人难以交流,从而产生寂寞孤独感。对于新生来说,还会产生一些学习上的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不像高中那么紧凑,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这些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和生活,从而觉得大学生活非常无聊、枯燥、乏味,结果会有挂科、留级、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地度日等现象出现。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障碍。由于大学生都是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都将会有不良的影响。然而,由于各人的性格、生活背景的不同又会产生一定的思想上的隔阂,所以,由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困惑和苦恼就会出现。来到大学,一般都非常期望能够建立友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期望又过于理想化,对别人要求过高,因此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不满,认为自己人缘不好,不会处理问题,造成错误的归因。而这种错误的归因往往又会反过来对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他们就很容易会产生自卑怯懦、自暴自弃、嫉妒猜疑、悲观厌世、孤僻冷漠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这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身心健康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3、学业方面的心理障碍。由于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不同,所以,就会有一些大学生出现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学不会,这样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走极端。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这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一方面,他们要正常完成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扩招,毕业生增多,找工作比较困难,要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在他们就业时会遇见犹豫、彷徨、忐忑不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会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不仅是学业更是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以一种不正常的举动宣泄出来,如打架斗殴、喝酒闹事、悲观厌世等。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将会对学校乃至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少数确实有心理问题而需要救助的学生,更是为了在大学校园推广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正视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更好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系,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要切实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构建一套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并且成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并且有贡献精神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对于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心理咨询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准确、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来说,要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并且热爱心理咨询工作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负责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并且制订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运行工作,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高校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在内容上,要不仅涉及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要着重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挖掘潜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向大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4.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制,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在线咨询平台等方式,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构建一套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论文4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该学派注重人的积极情绪和潜能优势的开发。这与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幸福的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侧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培养的方面较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试图构建发展性积极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于世纪之初,先驱马丁?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个体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状态与过程、积极认知状态与过程和积极行为。

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又称心理能量,它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名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积极情绪首先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二是其可以扩建认知领域的功能,扩展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改变思维的内容,将坏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还可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拓宽我们的视野。三是可以改善人们对挫折及失败的认知,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的复原力。四是可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个体带来最好的状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反馈
下载文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18号-1 客服QQ:20188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