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8篇
大小:475.8KB 3页 发布时间: 2024-02-04 11:50:11 8.49k 8.15k
下载文档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1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通过生理条件的基础,将外界的刺激内化为稳定、基本、内隐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1]。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中,其目标是培养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有胆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男女心理素质特点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并引入体育课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得出了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首先,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存在明显差异,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都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后感受愉快舒畅,但40%的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没有特殊感受,甚至有16%的人感到疲惫不舒服。通过对表一的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舒缓心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不快和阴霾,培养勇于面对和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而言,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缓解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学生,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因此,如何培养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成为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其次,在体育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是关键。已有研究证明,在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通过几节课的时间,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和情感体验等。针对男女生的不同体育兴趣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此外,合理地进行评价也是体育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体育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动作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时,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感到满足。即使面对教师提出的改进意见,学生也能够乐于接受,并从意识上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还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他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相反,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谩骂学生,会让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甚至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问题。

此外,体育教师可以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的发展和建设,甚至参与制定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那么体育社团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群体,能够在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各方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最后,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和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因此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体育教师应将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应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体育运动舒缓自己的情绪和学习压力。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__,1(2):143-146.

[2] 张大均主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第65-66页.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2

题目: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身心素质和个性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学习、恋爱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疏导,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最近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因此,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教育;身心素质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20__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17.37%的大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44.9%的大学生存在某种单一心理问题。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美好而重要的阶段,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惑的时期。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逐渐成熟,情感丰富,但也更容易受到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方面。首先是情绪化严重,容易激动和暴怒,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其次是习惯性抑郁,由于各种压力,他们可能感到厌恶、痛苦和自卑。此外,大学生嫉妒心强,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他们还容易焦虑,对考试结果和未来感到担忧,这可能导致心理焦虑。最后,他们可能感到冷漠孤独,因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感到失望,并且远离家乡、父母和亲朋,感到孤独。

目前,美国高校在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节目《生存者》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情节设计和高水平的制作技术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来说,这个节目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外,网络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和接受心理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和个人性格等因素。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的紧迫任务。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并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迎接人生新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3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

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充分注意教师及学校员工的人格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表现紧密相关,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员工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及辅导员等学校员工开设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4

反馈
下载文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18号-1 客服QQ:20188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