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从“知识技能〞“数学考虑〞“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提出了详细要求。而修订后的新课标将“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的培养,这与过去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相比拟,显然是把才能前移了。对其他三个维度的要求也相应的有所强调和增加。
1、知识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新增加了参与综合理论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历的要求。
2、数学考虑: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绘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开展抽象思维才能,并能条理、明晰地阐述观点。新增加了学会独立考虑,体会数学的根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的要求。
3、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策略。
4、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制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新增加了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研读修订后的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的“双基〞〔根本知识和根本才能〕变成“四基〞〔增加了根本思想和根本活动经历〕,而四基的提出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开展
四年级上下册: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情境串〞引出“问题串〞。选取亲密联络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材设计了“黄河掠影〞这一情境串,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教材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设置了卡通问号栏目,卡通问号一般出如今情境图的下面,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3、倡导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认识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的角来辨析各类角之间的关系。
4、将?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在每个单元之后,都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让学生梳理知识和评价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在每册书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等专页。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才能,另一方面是提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进展数学交流的渠道。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知识都是以单元的形式呈现的,通过单元、信息窗、课例、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
在学习每个信息窗之前设有一幅联络该节主要内容的情境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再以卡通问号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本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讨论为主。并以“问题口袋“的形式,让学生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去做开放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每个信息窗学完后都有一个自主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法那么、公式的理解。有些自主练习,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了知识“课外理论“或〞聪明小屋“这样的拓展性知识,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教材整个的编排体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三上〔一〕、编写特点
1、素材内容新颖、丰富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且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2、知识构造优化、合理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小步子〞的编排方式。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是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放在一个单元,将相关的估算放在另一个单元,这样人为的把三者分开,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的策略,本册教材在知识的安排上,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在体验策略多样性的同时,更好的掌握数学的根本技能。3、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册教材继续沿用青岛版前四册教材的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每个单元中都有这样呈现大量信息的情境图,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4、知识与技能同步开展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又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
三下编写特点:
在注重课程目的整体实现的同时,不仅表达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良笔算,培养数感。①首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了教学步伐。本册与旧教材比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由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从16个减少为9个。②其次,自主探究算理,不再概括法那么。③其三,在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展计算更为合理。④最后,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实估算比笔算更具有实用用价值,教材加大了估算力度,表达了“算法多样化〞的教改理念。2、注重理论,促进开展。如在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编排中,教材呈现的学校未注明是哪所学校,显然,是要学生到本校操场上学习识别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再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销量进展统计,让学生理解一种新的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展分析,进而提出下一步的进货方案,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展推断〞的考虑过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3、浸透方法,进步才能。本套教材总体设想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浸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本册教材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教学。在解决问题单元里,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货物装车、公园购票、集体租船、搜集数据等通过练习,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经历,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步其才能。4、彰显魅力,激发兴趣。本册教材不仅从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究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表达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络,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四下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会用字母表示数,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可以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知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结合详细的实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经历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角数,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三角形进展正确的分类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和详细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展简便计算。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详细观察活动,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5、在探究、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考虑过程。
四上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展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展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究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开展空间观念。
7.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9.初步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进步互助合作效率,培养合作互助的才能,进步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三上、教学目的
(一).1.纯熟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纯熟计算。学习连乘和带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展运算。2.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过程。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局部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展测量。5.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二).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确定的;可以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绘。2.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考虑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三).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三下教学目的1、详细情境,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展估计。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那么运算的意义,会进展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那么混合运算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展较复杂的运算,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局部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比拟小数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4.结合生活经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5、结合实例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区分支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及点到直线的间隔;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作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6、结合生活经历,能识别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7.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9.初步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在别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岛版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做一下比拟:
1、比容量苏教版设置了11个单元,人教版设置了8个单元,青岛版设置了6个单元。2、比编排青岛版版的数学内容编排活泼性大于苏教版和人教版。3、比情境图青岛版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图远远多于人教版和苏教版。4、比理论活动青岛版中的理论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而苏教版在本册中根本没有安排。5、比呈现形式青岛版呈现方式,留给学生的考虑空间比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