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加速发展阶段是()。
A.1949—1957年
B.1958—1977年
C.1978—2000年
D.1978年至今
【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城镇化道路跌宕起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27.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一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可将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划分为()。
A.7个阶层
B.8个阶层
C.9个阶层
D.10个阶层
【答案】D
【解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一书将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划分为10个阶层:(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5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贸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28.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是指()。
A.退缩主义
B.形式主义
C.反叛
D.革新者
【答案】C
【解析】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是指反叛。
29.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A.社会解组理论
B.社会建构理论
C.社会病理学
D.价值冲突理论
【答案】B
【解析】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
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
30.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的社会变迁形式是()。
A.社会改革
B.社会革命
C.自发变迁
D.有计划变迁
【答案】D
【解析】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这种干预与定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内部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修正;对社会实践与社会问题进行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