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格式模板范文怎么写7篇
大小:31.03KB 6页 发布时间: 2022-04-27 14:16:49 2.57k 1.04k

尽管项目小组会定期召开讨论会,总结前期工作,并对后期工作作出安排,但仍然存在计划太粗、制定计划不严谨及随意性太大等问题,会导致可操作性差,在实施中无法遵循,也就失去了计划作用。

改进的方法应该是先制定全盘计划,再每月制定详细计划,当月快结束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下个月计划,这样既有了较长期把控,也有了和项目目标对比,同时也不会把自己陷入无止境修改计划中。

2、工作量估计过低

在项目前期,小组成员轻视问卷派发工作,曾出现工作量估计过低的现象。工作量估计不足会直接导致项目延期。但所幸的是,我们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调整了策略,通过开展多次有针对性的问卷派发活动,使问卷全部派发出去。经验证明,对每项任务甚至整个项目给出个合适工作量估计需要综合人员工作效率、工作复杂程度、历史经验等多种原因,不能仅凭个人经验个人,否则很有可能导致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六、结束语

此次项目管理的体验,使我们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学好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实际运用的平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去实践和摸索。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收获了难得的经验,这将是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2022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6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态、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及调整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字:就业择业心态素质自我调整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应届毕业生,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36份。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择业心态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较高的抱负水平。不过现实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2.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3.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他们认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去。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去。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他们虽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4.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大学生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全面素质(综合素质)竞争。大学生对全面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

1.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首先,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再次,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择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择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三、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决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消极心态。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态使其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大学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进行合理择业。

1.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毕业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是对大学生择业心态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7

湖南大学毕业生总体概况分析

2021年湖南大学共有毕业生912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7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2%,硕士生4115人、占比45%,博士毕业生271人、占比3%。所有毕业生中,女生占比略占优势,达到了52.2%左右。

笔者常说,比较一所学校内部的专业实力差距,就看学校本科、硕士、博士生规模,规模达的学院、专业,实力相对肯定是最强的,我们来看看湖南大学25个学院各层次毕业生规模最大的学院。

本科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79人、工商管理学院487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73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469人、土木工程学院448人、金融与统计学院397人、经济与贸易学院233人、化学化工学院203人等8大学院人数超200人。

硕士生:工商管理学院502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424人、金融与统计学院331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300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91人、土木工程学院261人、经济与贸易学院225人等7大学院人数超200人。

博士生:化学化工学院68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8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7人等3大学院人数超20人以上。

在第二轮“双一流”学科评选中,湖南大学的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获评一流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为A-级学科,电气工程、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为B+级学科。我们以这些学科与上述本硕博院系毕业生人数规模对比即可看出,实力强的院校规模也大。

生源来源分布分析

湖南大学的本地化招生规模一直是湖南考生比较在意的,的确,学校在湖南本科招生的占比不高,但是研究生比例则非常明显了,我们在批评一所高校的本地率时,不能只看本科占比,还要看研究生占比情况。

2021年湖南大学毕业生中,湖南省本地生源中本科占比为15%,但硕士生占比则提升到了45%,博士生占比也有41%,看到这个数据,湖南网友们还能继续批判湖南大学本地率过低吗?

除湖南省外,湖南大学生源(本硕博)较多的省市为河南省755人、湖北491人、江西457人、广西395人、安徽394人、山东365人、四川320人、广东308人等。西南的重庆160人、贵州158人、云南125人等也不少。

毕业生升学深造分析

湖南大学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中,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45.8%、硕士毕业生深造率为6.4%、博士毕业生出国深造率为1.5%左右。

本科毕业生深造高校分布中,留校深造率占国内深造人数(1764人)的42.2%。流向其它高校,人数较多的有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均在30人以上。

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总人数为403人,占本科毕业生的8.5%。主要流向英国29%、中国香港22%、美国17%、新加坡11.5%等国家与地区,流向高校较多的有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墨尔本大学等。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