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10篇
大小:14.86KB 3页 发布时间: 2023-08-02 11:50:42 2.04k 1.01k

其次,在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并建立详细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以及验收人签名等信息。

然后,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逐项核对产品的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和日期等信息。如果有不符或破损的情况,必须及时记录下来,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最后,医疗器械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首先是外包装检查,包括检查包装和密封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包装上的产品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如果发现不合格情况,将不允许投入临床使用。其次是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的内包装必须完整无损、无污染、无变形,并且封口要严密。如果内包装不合格,也不允许投入临床使用。

通过这些严格的质量检查措施,可以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5

1、医院所有的医疗设备都必须建立档案。档案由医院的设备科统一建立,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特别是那些价值超过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单独建立档案。

2、档案资料必须完整,不得外借或者遗失。如果科室需要借阅相关资料,必须事先得到相关领导的同意。科室复印的资料也必须妥善保管,未经相关部门和领导同意,不得外借。

3、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包括:科室的申购报告、订货合同、发票复印件、出入库凭证付联、验收记录、产品样本说明书、安装调试记录、维修保养记录、零配件消耗和补充记录,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

4、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卡,作为建立管理账目的依据。一式两份,一份由使用科室保存,用于清点和管理本科室的仪器设备;另一份存放在设备档案内。

5、保持档案的完整,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对于每一件贵重精密仪器,都要建立一本使用维修记录。每次更换新册时,必须将旧册存入档案中。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6

1、医院各科室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在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的批准下,由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调配、管理和维修,并由该科室监督其维护和保养。

2、各科室所有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必须进行登记,千元以上或进口的贵重设备,需要建立技术档案,并制定详细的使用操作规则。严格执行一械一卡一档制度,要求专人使用、维护和保养。一般常用的医疗设备也要进行登记,由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保管。如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器械、仪器的损坏或变质,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予以处分。

3、各科室需要新增贵重器械、仪器设备时,必须由科室负责人填写申请单,经设备科审查后,提交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审批。设备科会与购置科室和财务科一起参与谈判,方可生效。一般常用的器械设备,由科室申报计划,设备科按计划进行采购供应。不允许科室或个人私自购置器械、仪器设备,如有违反者,财务科将拒绝付款。如强行购置导致经济损失,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4、需要维修的器械、仪器设备,应填写维修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组织维修。如非故障情况下擅自停机或停产导致经济损失,科室负责人需承担经济责任。

5、报废的器械、仪器设备,由科室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报设备科。设备科派员鉴定后,经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经批准报废的设备,由科室送交设备科进行入库保管。

6、各科室领取到新的器械、仪器设备,如果没有客观原因,一个月内应投入使用。否则,科室负责人需要向院领导提交书面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经济处罚。所有投入使用的贵重器械、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工作量登记,以备考查。

7、申报维修的器械及仪器设备,必须由科室负责清洁工作。否则,维修人员有权拒绝维修或退回科室。如科室拒不执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设备科有权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

8、大型进口的贵重仪器,在保养期到来时,科室应安排保养工作。否则,机构损坏造成的损失,将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7

仓库管理是医院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入库、出库和库存保管三个方面。

在进行入库操作时,医院需要对货物进行外包装检查、卸货及运输等工作。对于大型及精密医疗设备,在装卸货物前,医院的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外包装,确保没有受到撞击、倒伏、水浸和破损等情况。同时,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医院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停止装卸工作,以防止货物损坏。货物到达医院后的运输过程中,医疗设备科的人员需要跟踪整个过程,发现货物有倒伏等危险情况时,及时制止,确保货物安全落位。在开箱验收环节中,医疗设备科的人员要与供货商、最终用户代表等共同在场,严格遵守逐件开箱、逐件清点、逐件登记的原则。验收文件需要现场由相关人员签名确认后,才能归入档案。

入库手续办理完成后,设备科仓库保管员需要在规定的工作日内督促使用部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手续。

库存保管主要涉及暂存物资和备用物资的管理。对于无法进入医疗设备科仓库的大型精密医疗设备,仓库管理员和固定资产管理员需要经常查看其存放场地,防止碰撞、雨淋和水浸等情况,并与存放地和医院保安部门进行交代。备用物资需要按类存放、先进先出,保持整洁、通风防潮,并做好防火防盗的工作。

在用物资管理方面,医疗设备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需要严格执行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分户账管理,按期盘点最终用户分户账和帐下固定资产,确保帐帐相符、帐物相符。设备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每年还需要对全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进行一次盘点,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在财产保管人员更换前,必须通知医疗设备科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并由该部人员协助做好帐物移交工作。

固定资产移动管理包括跨科借用、资产转科和资产出院等方面。对于跨科借用情况,需要由双方负责人同意,并由借出方财产保管人保留借方财产保管人借条,明确借用设备的相关信息。资产转科需要经过书面申请、设备科审核和主管院长批准,才能进行财产转移。对于资产出院情况,设备科和医疗器械物资供应部需要根据相关文件和接受方接受文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帐目变更手续。

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包括报废申请、报废物资鉴定、报废申请审批和固定资产帐目变更等步骤。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资产所有方负责人需要填写报废申请单,并提交维修部门进行鉴定。维修部门主管工程师会给出实事求是的鉴定意见。报废申请单经设备科负责人审核、主管院长和财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报废手续。设备科物资库房保管将已完成的报废申请单进行归档,并进行固定资产帐目变更。

固定资产档案管理涉及卷宗建立、档案建立和档案调用等方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卷宗从医院批准采购的申请书开始,包括论证、申请、批复、联系、招标、签约等所有相关文件。设备科固定资产管理员在设备到货验收后,将卷宗文件与设备验收文件一并装订、编号,建立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在需要调用档案进行检查、维修等事务时,必须征得档案保管人员同意,并在当天归还档案。

以上是仓库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医院的物资安全和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8

医疗设备管理的要点如下:

1. 定期维护: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非专门人员不得操作。

2. 专人保管:医疗设备需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如果因为失职导致设备损坏或丢失,需要按照设备价值进行赔偿。对于使用年限已久、老化需要报废的设备,需要经过使用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和院部讨论后填写报废单,并获得院部批准方可执行。

3. 及时报修:如果出现设备故障需要修理,使用科室要及时向器械科报修,以免影响工作。如果需要请厂家维修,修理费用将由使用科室承担。

4. 严禁转让和外借:各类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严禁转让和外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转让或外借,需要填写申请,并经过业务院长审批。

5. 调整设备安排:院部有权根据全院情况调整各科的医疗设备。

6. 操作规范: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操作程序,也不能随意格式化维修软件和硬盘。在使用仪器前,应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使用完毕后,应将所有开关、手柄放回规定位置。

7. 环境要求:仪器设备需要在无尘、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的环境下使用。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无灰尘和污垢。

8. 备案登记:所有进入医院的医疗器械,包括购买、试用、实验、赠送、借用和临床验证等,都需要向设备处报备备案。

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制度9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