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心得体会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总结10篇
大小:471.78KB 3页 发布时间: 2024-05-04 08:13:46 13.34k 11.82k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管理,确保演练效果。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的落实,我们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班班主任等担任组员。我们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布置了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特别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演练活动于5月12日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整个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学生们在1-2分钟内按规定路线从教室撤到指定地点,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以多种形式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应急小知识》一书,班主任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分批观看教学片《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让学生学会避险知识。

3、各班利用黑板报以“防灾减灾、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总之,我们学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抗震减灾、逃生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并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相信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总结7

根据教育局安管科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提高学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我校于20-年5月11日至17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大力推进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积极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首先,我们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学校制作了“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横幅,悬挂在学校醒目的位置。在国旗下讲话时,我们向全体师生进行了宣传科学减灾知识。同时,通过“家校通”向家长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其次,我们制作了防灾减灾知识展板,并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这些知识。通过展板,学生们能够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获得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互相交流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认识,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氛围。

第三,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知识竞赛。通过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全校925名学生参加了张家港市5.12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加强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巩固与认识。

最后,我们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安全疏散演练。在5月13日下午,未事先通知全校师生的情况下,进行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撤离到操场。

防灾减灾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次活动。为此,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我们将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提高学校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总结8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_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而5月9日至15日则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尽管我们正处于疫情期间,但我们不能忘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无法避免它们的到来,但我们可以利用逃生方法来战胜灾难,延续我们的生命,展现出精彩的人生。在突发事件中,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保持冷静。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它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居首位。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范围广。据统计,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发生在我国,上个世纪以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我国占了50%以上。尽管从地震板块构成的角度来看,大足属于地震少发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足也不是绝对的地震安全地区,也需要进行地震设防。因此,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应对地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变得特别重要。

以下是一些地震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保持冷静,并寻找安全的躲避空间。

2、注意防火,捂住口鼻。如果不幸发生地震,房间里可能会有明火,务必立即关闭。

3、迅速撤离到空旷的地方。

4、对于地震高发地区,熟悉紧急疏散通道和自救方法是必要的。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总结9

在5.12”全国防震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以“识别地震灾害风险,掌握防震减灾技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在校园中开设了防震减灾科普专栏,并发布了一期黑板报等,以帮助师生树立起“防灾减灾”的新观念。这样的举措营造了学校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了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对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普及推广了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

具体来说,学校在活动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在升旗仪式后,学校开展了针对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和互动环节,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在地震发生时快速逃生、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

其次,学校召开了教育安全主题班会,利用班队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会议中,学生们观看了与汶川、雅安地震相关的视频,深入了解了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增强了他们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了一次防震演练活动,以提高学校及师生在地震发生时的防震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同时,学校还利用LED显示屏播放温馨提示,加强宣传并提醒师生做好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最后,学校组织了观看防震减灾相关教育片的活动,以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通过本次防震减灾周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总结10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十条安全知识:

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具下面,以保护自己。

二、地震时如果有火灾,应立即灭火,以防止更大的危险。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因为在地震时户外也存在危险。

四、确保门打开,以确保有通道可以逃生。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