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心得体会
师德考核体会8篇
大小:478.18KB 3页 发布时间: 2024-03-10 12:29:10 14.81k 12.88k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师德考核体会8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师德考核体会1

教师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必须以师德作为典范,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此,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是道德情操的合格者,好的教师首先应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世范。

首先,爱国守法是师德形成的基础。一个教师要教育学生爱国,他本身就必须是爱国的,这是方向性的问题。一个不爱国的老师教育学生爱国充其量只能成为空喊口号。教师的爱国情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国家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教师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只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这一历史任务,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教师是人民的教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就能真正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肩负国家的历史使命。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育人者”、“人梯”。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活;除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各行各业的精英,还要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教师在推动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身上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希望的使命。这一使命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最后,依法执教。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教师也一样,要依法执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符合各类法律法规的要求,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是依法执教的法律依据,教师除了要认真学法的同时还要懂法、守法。一旦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的教育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更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爱岗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教育行业、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育是一场持久战,要坚守阵地默默奉献几十年,所以要树立一种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思想。思想上端正了才能做到行动上的成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走上了教师岗位就意味着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和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救死扶伤一样,教师有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职责。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琐碎的,但又是重要的,所以要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关爱学生是实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部分。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爱。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不应以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来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行为、家庭背景为条件对学生进行区分,并进行差别对待。用爱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爱心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能拥有一颗同样充满爱的心。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教书”又要注重“育人”。只注重“教书”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更多是一批批只会考试的“机器”。他们可能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但是因为缺乏生活的技能、技巧,其心理、情感、道德可能存在缺陷;只注重“育人”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则又是缺少社会竞争力的人。即使满口的仁义道德,但始终都很难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同。所以,“教书”和“育人”的结合甚为重要。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注重身教胜于言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很多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不经意间模仿。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自己必须现努力充实自己;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必须先要亲力亲为;要教育学生乐于助人,自己就必须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终身学习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教师的学识是评价一名教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的硬性指标。当今社会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仅仅只有那么“一桶水”是远远不够被学生“吸取”的,而应该拥有“一池水”甚至“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努力为自己充电,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深入专研教材、创新教法,推陈出新。

然而,在师德不断被质疑的今天,如何将师德细化成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好操作性的日常行为准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师范学校要保证师范生的质量,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也需对在职老师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其次,完善教师的准入制度,加强教师资格考核,严守教师行业的进入大关。第三,实行师德与个人信用挂钩,建立师德与个人信用档案相联系的体系,对教师进行考核。第四,完善师德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将师德的定期考核结果等级化,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位升降以及薪酬待遇相挂钩。第五,表彰师德模范,鼓励全社会的师德模范,并要求其他教师自觉地向模范教师学习。学校要通过评选或评优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舆论的正确方向,传播师德的正能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个人必须认真重视,严于律己,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武装自己,做人民的教师,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师德考核体会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以看出,对于教师来说,师德师风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觉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努力做到敬业律己,以德育人。

首先,教育者应该热爱教育,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中,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我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年。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忠实践行教育方针政策,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高度的自觉性。

其次,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特别是班主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共创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升旗仪式上,我总是和学生一样,立正姿势,面向国旗,注视着国旗徐徐上升。在晨读时间,我总会拿着自己的课本或古诗词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诵读。这样的行动感染了学生,他们对国旗和晨读有了更深的敬意和重视。

另外,作为一名教师,热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爱是教育的别名,热爱是教师的特质。热爱学生就意味着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我时刻叮嘱自己,无论在什么场合,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我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所以我要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我要用深沉的爱去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柔相待,从而愿意在老师的引领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举个例子,我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家庭条件不好,缺少家庭温暖。我非常同情她,经常叫她到办公室和她谈心,告诉她有什么困难就找老师,老师可以满足她的很多愿望。我还常常带早餐给她吃,她一有零食就放到我办公室,饿了就来吃,并且告诉我她知道的一些课外知识,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我希望通过我的关爱,让她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成长,并且从中消失“缺点”。

此外,作为教师,还应该廉洁自律,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我时刻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一名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注重与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但我不接受家长的任何馈赠和宴请,也不从事有偿家教和补课。

多年来,我每周六都会到听力和智力双重障碍的吴泽骏小朋友家送教上门。家长们非常感激,总想送些礼物给我,但我都婉言拒绝。有时他们硬要我收下自家种的小菜,我就尽量多给孩子买些衣物、玩具和零食作为回报。时间久了,我和吴泽骏一家人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相处融洽。

此外,近几年,我在梨塘小学接连送了三届毕业班,每次都举行简单而温馨的毕业典礼,不接受家长的礼物。多年过去了,每一届毕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和我保持联系,有时间还会到学校来看看。

在教育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有时对自己不够严格,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差不多。另一方面,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影响了工作效率。

为了改进,我制定了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我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大胆坚持原则,用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我要多做业务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修养,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做到敬业律己,以德育人,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考核体会3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因此,我觉得师德应该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学习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通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责任是多么重大。因此,我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1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