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全球变暖的防治和治理措施5篇
大小:23.52KB 4页 发布时间: 2022-08-02 16:11:13 3.62k 1.95k

“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自然才会尊重我们。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小事:例如,尽量少排放生活废气;汽车少开一公里;能几个人凑一辆车的就不要各开一辆,能坐公交车就不要开私家车;空调温度稍微提高一两度;多使用节能灯等等。”这些“小活动”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也可能会带来小小的“不爽快”,却是为保护大自然,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尽了一份力。

全球变暖的防治和治理措施4

一、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的呢?

(一)人为因素

1. 温室效应导致有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层中CO2、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湿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与能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古物然的燃烧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据测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240亿吨。甲烷等微量气体也随着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升高。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经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万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2℃。联合国机构还预测,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增至700亿吨,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

2.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3.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1亩森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释放氧气49公斤;1亩森林1个月能吸收二氧化硫4公斤,1年可吸尘60吨。。就全球来说,森林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左右。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CO2浓度越来越大。(二)自然原因:

1.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

由欧洲1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研小组,在经过8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地球的下一个冰河期在1.5万年后才能出现(忽略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今后的1.5万年中,地球还是处于温暖的时期。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据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说法很多,目前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全球变暖带来哪些影响?

1.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

2.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如,俄罗斯的冬天通常寒冷难耐,很少出现像今年这样的情形——气候过于暖和,以致于熊无法冬眠。

4.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惩罚了。到我们该采取措施来挽救的时候了。

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为地球降温?

控制CO2等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量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

1.国际合作,全球参与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首先采取法律手段,制定各种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各种政府和国际的规定,签订各种国际公约。如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和环境大会的“气候公约”,要求占全球CO2排放总量80%的发达国家到2000年将其CO2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其次采用经济手段,提高易排放CO2能源价格和对超标排放课税等。

2. 技术上,一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例如大力开发无污染的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氢能等。三是大力发展核能。四是变革能源消耗模式。3.走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4.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够吸收CO2,制造氧气。

5.从生活做起,个人做起。

(1)使用节能的电器、合理地使用电器,适时将电器断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与高能耗的电器相比,能效高的节能电器仅使用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电能即可达到同样的功能和效果。并且还有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等优点,可以帮助我们省电又省钱。如,合理使用空调。夏季空调温度调为国家提倡的温度。空调是耗电量较大的电器,设定的温度越低,消耗能源越多;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2)尽量少用电梯。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

(3)在餐饮上杜绝浪费。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4)保护森林,合理节约地使用木、纸制用品。合理使用这些木、纸制用品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

(5)采用绿色的出行方式。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