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Home 其他文档
精选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大小:23.1KB 3页 发布时间: 2023-02-06 14:26:30 13.58k 11.65k
下载文档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受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主要运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伴侣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

2、将要落山的夕阳映照着绿树青苔,景色凄清苍凉,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孤寂、凄婉、哀伤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指向比较明显,结合诗歌内容,很好判断是反衬的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既要写出用了什么手法,还原画面,还要写出要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的理解。联系诗歌内容,注意运用的手法。很明显就能看出该句所采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答案】1、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1、词的上阕写日间情景,偶尔放晴,却薄暮昏暝。词的下阕写夜间情景,更深人去,酒已都醒。上、下阕以暗移的时间为经线自然衔接,将词境渐次推进。

2、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较为明显,只要抓住“秋阴”、“向暝”、“凄冷”、“寒声”、“雁影”这些重点词,即可确定情感类型。因为“秋”、“暝”、“凄冷”、“寒”均是表达凄情愁思的,而“雁”是思乡怀人的物象。下阕更深人去的凄清、孤灯映孤影,醉酒都醒,强化了旅思乡愁的表达。而末句“如何消夜永”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钟殊

反馈
下载文档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3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28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