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工作之前最好做好方案,下面小编整理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1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决打贏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精神,强化返贫致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边缘户:年人均收入低于 5000 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包括 2019 年底已纳入的边缘户和符合条件新增的边缘户。
脱贫户(含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不达标情况和整改情况;
脱贫监测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是否解决;
是否有新增符合条件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
第一步:排。
一是各村根据监测标准,结合信访情况,通过全覆盖排查将“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不达标的作为拟监测对象上报镇脱贫办;
二是县脱贫办汇总乡镇上报的拟监测对象名单后反馈至县级“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责任部门,相关部门进行行业对标情况核实确认,并将核实结果报县脱贫办;
三是县脱贫办梳理汇总行业对标部门核实结果后,将拟监测对象名单(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交由相关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工作(车、房、经商、公职人员等情况),将比对结果反馈至对标行业部门和乡镇。
第二步:访。
乡镇组织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力量,倡导参照大排查入户工作模式,采取村与村交叉的方式对照拟监测名单开展进村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达标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实际困难的农户,应纳入拟监测对象并入户核实。
县脱贫办将走访核实结果反馈至乡镇。
第三步:评。
乡镇根据走访核实的拟监测对象反馈和信息比对结果,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评议,共同研判致贫、返贫风险,形成监测对象初步名单报县脱贫办审定。
第四步:录。
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根据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边缘户信息,并由镇脱贫办组织人员在国家系
统中录入新增边缘户,标注新增脱贫监测户。
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根据审定名单中存在“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不达标的,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乡镇初审后上传至县脱贫办,县脱贫办审核后确定为预警监测对象,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反馈至相关行业部门。
待省局将国家系统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录入的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平台自动汇总后形成各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
第五步:测。
镇、村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审定并在国家系统补录、及时预警。
大数据平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自动生成前,从 3 月起,每月 22 日前上报村级监测管理台账。
第六步:补。
乡镇根据预警监测对象实际困难情况,会同各村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限时完成补短帮扶。
对预警的脱贫监测户,要对照 2020 年脱贫退出的标准,对标补短,全面达标;
对预警的边缘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救助。
收入不达标、愁吃、愁穿的问题由农技站、劳保站、民政所负责;
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由镇科教文卫办负责;
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由卫健办负责;
住房安全保障问题由村建办负责,安全饮水问题由水务办负责;
生活用电问题由张勇负责;
广播电视问题由陈继刚负责;
其他问题和特殊困难由镇脱贫办统筹,根据问题成因交相关业务股室负责。
第七步:销。
完成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后,县级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
县脱贫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
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应将相关情况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