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工作文档
2024年工作计划10篇
大小:480.47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1-18 19:50:44 2.68k 2.32k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快乐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作用。当学生感到高兴时,情绪就变得激动,他们敢想敢说,毫不拘束,大胆地宣泄情感和表现自己。例如,在一堂关于《假如我变小了》的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突然消失了,引发了学生的猜测,然后引出主题——原来他们变小了;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绘画中表现人物变小(寻找参照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活泼地学习,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美术课上,我们常常需要运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创造一个美的情境给学生。因为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有感染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例如,在教学《京剧脸谱》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如果我们平铺直叙地讲,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我从自身出发,穿着一件京剧脸谱的文化衫,在课前与孩子们聊一聊京剧,试着唱一小段,甚至请社区的京剧票友亲自为孩子们表演一段,教给孩子们一两句唱词或念白,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快乐、优美而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京剧这一国粹的热爱。

二、培养能力,创造健康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视觉意识。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处于天真纯朴的阶段,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审美引导,可以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在教学农民画《大花鸡》时,我旨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以及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我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氛围和审美要求出发,课前组织比赛让学生说出与鸡有关的成语,活跃了课堂气氛。课上运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了解鸡在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欣赏民间剪纸、布贴、刺绣、泥塑、农民画等艺术作品,将音乐与美术活动结合起来,产生了艺术的共鸣,让学生体验到了综合艺术的美。他们享受、欣赏这种综合艺术的美。正是这种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了他们稚拙的审美意识。我还设计了一个“我们来试试”集体创作环节,营造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添了学习的情趣,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美的鉴赏和感悟能力。让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善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展现个性。

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热情和自信心,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因此,激励性评价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和表现方面,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和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观察孩子们的微小变化,寻找每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分别给予鼓励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个性。

每节课我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个性意识,大胆想象,展示不同的自己。这样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绘画技巧,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对美术的喜爱。只要我们本着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和综合能力的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学校形成了一种关注学生热爱美术的氛围。我们付出了很多的精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感觉:老师非常关注我的画,认真欣赏,耐心辅导,我一定要好好创作。我们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追求美的氛围,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和创作美的心态,孩子们用全新的审美理念、充沛的激情和无限的创作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在美术课上为学生们创造了另一片蓝天。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