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成立一支30人的扑火队伍;执行好两条铁律(镇政府和村必须有一名主要领导在岗);执行好两项制度(网格化和定点看守制度);发挥好羊倌作用(佩戴红袖章和黄大衣);落实好“八个起来”工程(防火喇叭响起来、防火版面办起来、防火标语挂起来、防火禁令贴起来、防火短信发起来、防火车辆跑起来、防火队伍动起来、防火检查站用起来);备好一百水桶(装满水备用)。
(二)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明白纸、宣传栏、宣传碑(牌)等形式加强宣传,镇、村、农户以及学校等要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使森林防火知识和法规深入到林区每一个群众心中。镇政府要利用宣传车在防火特险期内把森林火灾典型案例警示片滚动大密度进行播放,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三)加强队伍建设
镇政府已经成立了有30人组成的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应急分队,成立了11支有84人组成的护林防火应急分队,县政府也在我镇驻扎了15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各村、各有关单位也要组建一支十至二十人的野外巡查队伍,在森林防火期内,各村、各有关单位的巡查人员要和公益林护林员同时坚守岗位,坚持每日巡山,作好巡山日记,严格加强林区野外火源管理。村委会要加强对护林员的监管工作。
(四)加强火源管理
防火期内,严禁在林区违规用火,禁止将火种带入林区,在林区主要路口镇政府要设立防火检查站(卡),落实专人值守。对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逐一进行检查登记,留存火种,出山时返还,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要在重点林区、重点部位选择制高点,设置瞭望台,与地面巡逻、看护力量一起,形成立体交叉监控网络。森林防火期,各村要在重点林区和人员集中的区域和部位充实森林防火检查监督人员,加大巡逻密度,扩大火情监测面,做到不留盲区。各村要建立森林防火联防联保工作机制,相邻的村庄必须签订森林防火联防联保协议,确定重点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落实联防互援措施,形成严密的防范网络。要坚持“林火有界,扑火无界”的原则,对发生在行政交界处的森林火灾,谁先发现,谁先扑救,必要时共同扑救,不得推卸责任。在火源管理制度上要建立健全6个制度:
1、完善林区坟主责任制。各村要继续完善重点林区坟主责任制,认真建立林区坟主档案,同坟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
2、建立林区田主责任制。在重点林区实行田主森林防火责任制,对重点林区内及边沿的田主进行登记造册,同土地承包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
3、建立巡山责任制。要配备相应的巡山护林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签订巡山责任书;
4、建立林区单位责任制。要建立林场、各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
5、建立林区精神病人监护责任制。各村要对辖区内的痴、呆、傻、精神病人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由村主干和法定监护人进行监护、看管,严防精神病人进入林区肇事,并报镇政府备案。
6、建立相邻村庄森林防火联防联保责任制。各村要对重点区域建立联防制度,签订联防联保协议书,要按照“林火有界,扑火无界”的原则,构建严密的防范网络。
(五)加强扑火机具配备
_扑火专业中队和11支应急分队要配备适应工作任务的扑火机具。按县、镇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储备足够数量的扑火机具、器材。扑火工具要专人保管,及时维修,定时保养,确保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
(六)值班制度
防火期内,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建立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漏岗、脱岗。镇、村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和防火办人员以及各位护林员的移动电话要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
_镇人民政府
20_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