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4篇
大小:470.39KB 4页 发布时间: 2024-04-27 13:30:01 17.43k 17.16k

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标:

通过举办这个活动,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同时,我们也希望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和其他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收集了与地震相关的材料,并进行了节目的排练。我们还制作了课件,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先来谈谈地震给世界各地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请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识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护自己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二、活动过程

1、小组内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学生们展示他们搜集到的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互相交流。

3、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每种地质灾害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发展和危害规律,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同一地区,可能会发生多种地质灾害,它们在成因上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一次地震发生过程中,主要地震可能会引发其他次生的地质灾害,比如地裂、火灾等。此外,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可能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破坏植被会导致泥石流的频发,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可能导致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4、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室内,应该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面,比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的炕沿下,或者躲到墙角或者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记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能跳楼。

(2)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就要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4)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该就近躲藏在柱子或者大型商品旁边,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如果你在楼上,要抓住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5)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该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6)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者火车内,应该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7)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者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该迅速把明火灭掉。

5、进行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请谈谈你们这节班会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收获?

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