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篇
大小:26KB 7页 发布时间: 2023-03-23 11:28:57 13.83k 12.06k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一部分基本原则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一)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第二部分应急处置工作

(一)各村根据卫生院安排,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村的疫情动态,向卫生院报告;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协助上级单位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现场处理工作;依托卫生院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二)卫生院建立由领导直接负责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组,建立院内工作流程。

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消毒等预防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

做好病例监测、筛选、报告,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播。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向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提出是否启动预警机制,或启动何级预警机制的建议。

第三部分监测网络建设

(一)建立健全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以现有信息网为基础,完善市、乡镇、村三级报告网络。

(二)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和食物中毒监测网络,要加强生物毒素和化学毒素的监测。

对有化学毒品储存和运输的厂矿、企业,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和社会恐慌的重要场所进行卫生学评价,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信息网络;加强疫情监测、相关资料分析交流,尽早发现和识别异常现象。

(四)参与全国联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库,加强常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报告系统、疾病监测、职业危害因素和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的管理,保证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时性、灵敏性、特异性。

第四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

第一、必须报告信息: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

第二、尽可能报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2、阶段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

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二)报告原则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准,总结报告要全。

(三)报告时限如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各卫生所、个体诊所和有关单位应当24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卫生院、市卫生局报告

(四)报告方式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基层监测点的报告人均为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它常规监测系统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以最快方式向镇卫生院报告。

第五部分正常时期准备工作

一、常规培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住院医师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等进行培训。

二、演练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摄取应急准备、协调和应对能力,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打好基础。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

一、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